八仙花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中国最漂亮的字帖你见过吗还不是兰亭序 [复制链接]

1#
治白癫疯办法

米芾写字下笔很快,所以他说自己是“刷字”。

人家的刷字可不是现在某些书法大师们一样,信笔由缰,而是凭借自己苦练而来的控笔功底挥洒自如,达到又快又好的效果。

米芾刷字“刷”得最好的是哪幅作品呢?

就是今天要讲的《蜀素帖》。

(大图,手机请横屏观看,电脑请下载看)

《蜀素帖》

《蜀素帖》原本是一卷四川产的名贵丝绢。

这白色的丝绢上早就织好了类似信笺上的竖线格子,由于是黑色的细线,被称为“乌丝栏”(红色的就叫“朱丝栏”)。

可惜这种丝织品不易受墨、纹理粗糙,毛笔写在上面迟涩难行,稍不留神就会让墨汁弹溅或凝滞,再加上价值不菲(现在手工制的蜀锦都要上万一平米,宋代更有“寸锦寸金”的说法),所以邵子中把此绢装裱后传了三代,都找不到敢在上面写字的人。

后来,这个卷轴流到经湖州(浙江吴兴)郡守林希的手中,他也等了20多年,直到他在一次文人聚会中遇见了38岁的米芾,才算为这卷丝绢找到了知音。

当时在场的不乏书法好手,但主人拿出来这么贵重的丝绢,没有十足把握谁敢动笔?万一没写好,把人家的蜀素毁了——林希又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——如此患得患失之下,自然十成水平也发挥不到七成。

只有米芾艺高人胆大,皇帝的砚台都敢强要的人,怎么会被区区蜀素吓住?只见他拿起蜀素,蘸墨挥毫、笔走龙蛇,没多时就把聚会上林希等人所作的8首诗一气写完。

在场的众人惊呆了,仔细鉴赏之下,又是好评如潮、一片点赞。

为啥?

因为米芾采用笔笔提、按、运笔快的手法,克服材料质地的制约,避免了生涩。哪怕出现了较多的枯笔,也是恰到好处,使得通篇墨色有浓有淡,精彩动人。

尤其是米芾使用了“八面出锋”的笔法,于变化中显沉着笔力,在正侧、偃仰、向背、转折、顿挫中形成刚柔相济的姿态、痛快淋漓的气势与沉着痛快的风格。

崇拜米芾的明代书法家董其昌评价道:“米元章此卷如狮子捉象,以全力赴之,当为生平合作。”

清代书法家王澍在《竹云题跋》评此帖:“风神秀拔,仙姿绝世,去戏鸿堂本万倍,为米老行书第一。”

甚至还有人因为《蜀素帖》材料美、书法美,写的过程也如行云流水一般,把它评为“天下第一美帖”(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都没这称号哦)。

(单字放大看更漂亮)

其实,《蜀素帖》的真实排名是“中华十大传世名帖”之一,“天下第八行书”。

它也是流传至今的米芾唯一的绢本作品,纵29.7厘米,横.3厘米,共计71行,字。

此帖后来被明代著名收藏家项元汴、董其昌、吴廷等依次珍藏,后入清内府,解放前随其他故宫重宝被带入台湾,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,最近一次展出是在年1月“妙合神离——董其昌书画特展”,下一次再想看见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。

董其昌书画特展海报

值得一提的是,在写《蜀素帖》之前,米芾就应林希的邀请到浙江苕溪游玩,还写了著名的《苕溪诗帖》。

《苕溪诗帖》是米芾“八面用锋”的杰出之作,与《蜀素帖》并称米书“双璧”。

《苕溪诗帖》部分01

《苕溪诗帖》部分02

《苕溪诗帖》部分03

《苕溪诗帖》部分04

本文为《趣说汉字书法史》系列文章,每天只需1分钟,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艺术素养。请加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